日前,凤凰君曝光了海关总署发布的《珠海保税区获批退出》公告。
字少事情大,粉丝群问的最多的就是:意味着什么?
因为这个区域实在特殊,在不同的历史时期,它都有着鲜明的特点。
而保税区退区后,究竟会有什么改变?
凤凰君今日通过梳理发展脉络,以及采访珠海代理公司负责人、保税区的部分房企以及部分在保税区有物业的网友,多方面了解——「珠海保税区」。
为啥保税区退区,引关注?
首先要从保税区的特殊性说起。
珠海保税区由海关特殊监管区和非海关特殊监管区构成。
海关特殊监管区内主要有保税加工、保税仓储物流、国际贸易、展示展销等功能。区内企业在海关监管、外汇管理、税收等方面与非保税区相比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。
非海关特殊监管区位于横琴北侧,重点布局高端商贸服务产业。
有人说珠海保税区是横琴的小弟,如果把它的发展与横琴的开发建设放在一起说,可能更直观。
横琴开发前(1996年-2006年左右)
在横琴开发前,保税区在香洲的边缘,说是“小透明”也不为过。
1996 年 11 月,珠海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,是珠江口西岸唯一的保税区。
1999 年 10 月,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,开始拥有海关监管宽松的备案制等优惠政策,境外企业和个人可设立多种机构,企业产品内外销比例不受限制。
2006年前后,珠海保税区招商引资迎来 “高光时刻”。一批优秀的外资企业入驻,如大家熟知的摩天宇航空发动机。
横琴启动开发,保十琴一体化发展(2009年-2020年左右)
2009年横琴启动,保税区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。
2013-2017年间,其GDP增长12.7%,与珠海“工业之脊”金湾区的增长值相仿。并拥有企业上千家,员工两万多人。
也是在这期间,保税区吸引了来自全国的开发商。
凤凰君的数据显示,保税区2015年土地供应同比上涨50%,2016年土地供应面积量达到近38.7万㎡。
▲保税区2014-2016年出让土地趋势(图@大家地产)
2017年-2018年,伴随横琴大开发以及产业转型,“保十琴”一体化区域建设启动,共同建设大桥经济区和珠海城市新中心。
这个期间,来到保税区的如富力、龙光、泰禾、碧桂园等房企纷纷动工。
根据资料,2017年一季度,保税区即有合计供应约136.7万㎡。比当时主城区21.68万㎡、横琴53万㎡的供应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▲2017年的保税区(图@凤凰君懂楼市)
值得一提的是,鉴于保税区在“年均增长幅度在12%左右尚处于起步阶段,以及琴澳加速融合、横琴超特区优惠政策而被边缘化”的局面,2015年珠海住建局对保税区重新规划。
主要是对工业和仓储物流用地收缩,一期以工业物流为主,沿南湾大道主轴两侧则为商业办公用地;二期以商贸、居住用地为主。
一期,即我们后来熟知的深受围网困扰的“商办项目”集中地。它的争论,源于2019年保税区发布的一条《商品房交易若干事项提醒》,其中指出:
保税区海关监管范围内仅设置保税区行政管理机构和企业,除安全保卫人员外,其他人员不得在保税区内居住。
实际上,根据凤凰君了解,保税区一期虽然空置率颇高,但不乏有长短租公寓以及酒店,并未执行“不得居住”的政策。
▲保税区现状
二期,则是以万科、华发为首的房企打造的居住以及生活配套。
2020年6月20日,华发竞得保税区综合用地,并由万科起笔,打造保税区首个住宅项目。
同时配建珠海华盛奥特莱斯・印象城,首师大附属幼儿园-启越幼儿园(已开学),为保税区带来颇为丰盛的配套。
横琴深合区挂牌后(2021年后)
2021年9月,横琴正式挂牌粤澳深度合作区。
2024年4月,珠海新一轮区域改革,原鹤洲新区(筹备组)管理范围“四分天下”,洪湾保税十字门北片区(含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)由香洲区管理;2025年8月,保税区正式获批退区。
从“保十琴”到“洪保十”再到“保税区退区”,保税区的功能和定位,可以说伴随着政策的变化以及城市发展的节奏,而不断在转型。
虽然在这过程中,充满了阵痛与波折。
▲珠海保税区的“门牌”,或将成为历史(图@珠海发布)
将与横琴、十字门形成会展金融商贸都市圈
其实保税区退区,并不是多么稀罕的事情。
2023年10 月30日,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广州保税区不再保留原有保税区的身份,进行整合优化,变为广州知识城综合保税区。
在完成保税业务清理、获批不再按保税区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后,原保税区围网全面拆除,打造广州东部中心核心商圈,从单纯的保税功能区向综合商业文化区域转变。
展望未来,珠海方面的规划是:完善跨工区的功能,达到既可享受综保区有关政策,又可保留跨工区目前相关便利。
在保税区转型方面,也有如同广州综合保税区的方向,即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,与合作区形成联动错位发展,促进与带动周边商贸服务业发展,与合作区、十字门形成旅游会展金融商贸都市圈。
▲保税区、十字门、横琴合作区黄金三角
那么,对房地产有利好吗?
驶入南湾大道保税区路段,你会发现,有很多条连接园区的小路,有的是路通,但是有围网拦住;有的路没通,但两头都留了接口。
保税区某商办项目的营销负责人A君跟凤凰君表示:我们项目算是在保税区运营的比较好的项目之一,但受制于围网的物理间隔,导致游客和住户都要绕路。
具体怎样的围网?请见下图:
▲保税区的围网(图源社交媒体)
A君认为,保税区“放开”后,地理位置优势,更加明显。
他也同时表达了“希望保税区相关部门尽快把物理围网拆除”的愿望,“毕竟没完成围网的拆除,这事始终是未完结”。
至于会否对保税区的商办市场有影响,他认为:
退出围网是好事,起码对这些业主算是有个交代。
▲保税区(旧图)
而万科琴澳传奇营销负责人则表达:
虽然万科在售项目琴澳传奇属于保税区二期,不受围网限制,但可以预见,退区后客户对保税概念会消退,接纳这个片区,对于片区的楼盘非常有利。
她认为保税区撤走后,作为整个珠海主城区最后一片开发区域,对面就是横琴,地方很宝贵。下一步肯定是整个片区联动横琴重新规划发展,未来10年的发展聚焦绝对在这个片区。
据了解,趁此利好,万科琴澳传奇将推出国庆提前购活动,单价19xxx元起,限时补贴首付8万起,上车万科精装3房2卫现房(限额3名)。
▲万科琴澳传奇区位航拍
世联行珠海地区总经理陈清虎先生认为,保税区退出,首先将对土地价值形成重构,区域内的资产的价值得以重估,具备想象空间。比如,可能将改变原有规划属性,工业用地转为住宅或商办用地。
同时,保税区当前房价显著低于主城区和横琴,退区后若与十字门、横琴连片开发,可能复制“前海-蛇口”模式,房价具有补涨空间。
其次,带来需求结构的变化,商办物业会受益。一方面,产业导入带动商办需求,金融、会展、科技企业总部入驻将推高写字楼需求,预计未来5年新增办公面积超50万㎡。另一方面,租赁市场活跃度提升、跨境商务人群增加,推动公寓、酒店式办公需求等。
中原横琴新区副总经理陈瑞樊女士也表示,从利好层面看,预估保税区将获得新发展潜力,主因十字门片区已基本开发完成,保税区仍有不少开发空间,相信未来开发重点将转移至保税区上。
她认为,保税区本身地理位置优越,是地处珠海最中间,加上交通方便,可以预见保税区未来将会是珠海的一个中心位置,包括城市中心及地理中心。
另外早前因保税区条件限制,该区域价格相对珠海其他区域而言偏低,若是买家想抄底的话,现时将优先推荐保税区物业,预估保税区价值或有提升。
凤凰君有话说
截止这个8月,保税区正式卸下曾经的历史使命。
对于业主而言,也有人表示虽然生活(如买菜)仍不方便,但是也有优点。比如离横琴只需过个隧道,非常方便。
而且从保税区到达十字门华发商都,也在5公里生活圈范围,商业需求基本满足。
▲十字门到保税区(图@万科琴澳传奇)
不管怎样,对于保税区来说,最暗淡的日子已经过去了。
当 “保税” 的标签不再是束缚而是过往发展的注脚,希望这片土地能真正融入珠海城市发展的脉搏,让居民在这里享受到更完善的生活服务,实现价值重生。